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店溪毛蟹大軍回歸!「S型魚道」讓生態大復活 數萬隻現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碧潭堰整治完成,毛蟹、香魚、大頭鰱都回來了。(圖/TVBS)



新店溪碧潭堰的生態廊道工程為河川帶來嶄新生機,成功恢復了曾經因污染而減少的生物多樣性。這座在2015年遭蘇迪勒颱風重創的堰壩,經過改善工程後,特別在右岸設計了魚道,讓洄游生物得以回到碧潭棲息。透過AI辨識系統,自2022年5月起已記錄到51種魚類蝦蟹洄游,其中包括36種原生種,而指標性生物毛蟹的大量回溯,更證明了新店溪水質的顯著改善。此生態復育不僅豐富了河川生態系統,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觀光人潮回流。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碧潭堰增設魚道,搭配AI監測,魚種復育。(圖/TVBS)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晴賢表示,新店溪曾因污染影響導致魚類種類銳減,環保署20多年前的調查僅記錄到19種物種。然而,現在整個新店溪已經恢復活力,魚類數量增加到40多種。曾晴賢強調,在建設生物廊道前,碧潭堰是阻礙魚蝦上溯的瓶頸,但經過改善後,上游生態已明顯豐富。
現在夜晚的新店溪碧潭段非常熱鬧,經常可見小毛蟹聚集在下游或沿堰體攀爬。毛蟹作為夜行性洄游動物,每年5月梅雨季開始零星往上游遷徙。曾晴賢解釋,蝦蟹類是無脊椎動物,對水質要求比魚類更高,若水中含有殺蟲劑或農藥污染,這些蝦蟹類就會消失。毛蟹在此地曾一度失蹤,如今大量回溯正表明從此處到淡水出海口整段河道的水質已大幅改善。不僅是毛蟹,新店溪也是香魚的故鄉。經過河川整建和生態復育,在碧潭下游建置矮堰營造魚類棲地,如今已發現不少香魚蹤跡。曾晴賢補充道,現在隨時可以看到小白鷺、夜鷺等鳥類在此覓食,這是良好生態的指標。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毛蟹現蹤,成水質改善關鍵指標。(圖/TVBS)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徳仁介紹,碧潭堰的S型迴旋魚道長132公尺、寬2公尺,流速控制在1.5公尺,配備水中攝影機及AI辨識功能,能辨識魚種並統計數量。他提到整建工程歷時1002天,於2023年7月完工,期間曾意外發現數萬隻毛蟹聚集,這在過去是罕見的景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碧潭堰魚道,魚種復育,帶動觀光。(圖/TVBS)



為了讓民眾親近新店溪、了解毛蟹生態,新北市政府每年端午節前會舉辦「尋找蟹訊」活動,邀請周邊學校和NGO組織參與,監控毛蟹上溯狀況。新店區中華里里長邱湘羚表示,碧潭堰的生態廊道延伸了河岸步道,包含親子公園和寵物公園,成為居民休閒的好去處。她說,居住在碧潭40多年的居民對環境改善非常有感,新北市政府的持續整治工作讓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曾經生態豐富的新店溪,一度因天災而遭受衝擊,如今透過精心設計的魚道,為水域生態帶來新生機,讓物種多樣性持續擴大,重現河川的自然活力。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24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