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2170# 的帖子
小黑蚊的防治 9 u+ B, J. v5 b7 I$ A& O' K
: Y4 p( f2 U; G+ C7 R$ k小黑蚊的孳生場所範圍廣泛,現行諸多防治措施尚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效,實施全面性的澈底防治也不容易。但是可採用下列方法進行綜合防治,以減少其發生及為害。
# g# C. S g- N# l4 L" W1 H+ W7 L$ r1 L% y C; f
環境整頓:為了有效防治小黑蚊,清除孳生源是首要的任務。小黑蚊幼蟲大多存在於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屋簷下、水溝邊緣、住家附近枝葉茂密的樹下、瓜棚下、庭院牆腳長有青苔或藍綠藻的表面,或是有遮蔭的茶園及檳榔園的邊緣地帶等,因此應該從環境整頓做起。清除潮濕陰暗處的青苔表土及腐植質,拆除不必要的遮蔭棚架;翻土可讓表土層保持乾燥,以減少幼蟲存活的機會及成蟲產卵處所;清除雜草堆、灌木叢與疏伐樹枝,可消除或減少成蟲的棲息場所。
& G3 C+ w/ l$ P9 S: c0 U
3 V c" f/ V! q; V在小黑蚊發生地區,長有雜草的排水溝或溪流兩岸淤泥濕地,常是重要的孳生地帶。因此疏通排水溝、整治溪流河床及河岸,舖設水泥,以改變原有生態環境,也是減少孳生源的措施。學校周圍也應進行孳生源的清除工作,因為有些學校處於山腳地帶,校園附近可能是竹林、果園、蔗園、雜木林等小黑蚊成蟲活動棲息的地方,因此在校園內進行環境整頓時,這些區域也應納入清理。 0 z& M" k0 k' V3 u
% y: Q9 ^$ P% {, e/ D' T1 q0 q' |
地面加舖水泥或石板路、改變栽培作物相、種植韓國草類植物、在竹筍園地面鋪設黑色塑膠布等,都能有效減少小黑蚊的孳生,降低成蟲密度。環境整頓是防治小黑蚊的基本工作,然而孳生源範圍廣泛,民眾雖有配合意願,但實際上卻無法全面澈底執行這項任務,以致在推動上面臨瓶頸。
+ {: c8 Q6 w, M8 v) a$ k, }: S
& X- S6 c7 b; [1 G個人防護:戶外的民眾穿著長袖衣服、長褲,可減少小黑蚊的叮咬,塗抹忌避劑(或防蚊液)則可避免小黑蚊為害身體的裸露部位。 - q. K0 @2 D! @( `0 b, ^
# w! F, p4 v% e& n2 N
物理防治:在小黑蚊為害的地區,學校、住家、工廠可裝置細網目的紗門、紗窗,以阻隔成蟲飛入室內,然而缺點是會影響室內通風。
+ v1 D: }3 V6 [/ ~0 ~/ B
+ A; L' Y0 ^: q( J, t藥劑防治:使用的藥劑應選擇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以對人類及家禽家畜毒性低、對環境污染性小且有效者為優先考量。在防治成蟲方面,於成蟲活動棲息場所如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地帶、山坡地等處,可在氣流較穩定時,利用超低容量噴灑法,噴灑有機磷劑、合成除蟲菊類藥劑等。超低容量噴灑法能讓噴出的藥劑微粒在空氣中懸浮較長一段時間,增加藥劑與蟲體接觸的機會,以觸殺成蟲。 + y: s8 N& ~: D1 W# g& P P
V# o6 R& V: ~: T1 {! ~7 l2 x! g. c
另外也可利用熱煙霧法進行空間噴灑,藉由產生大量含藥的可見白煙來撲殺成蟲。但單以藥劑進行空間噴灑來防治臺灣鋏蠓成蟲,防治效果至多僅能維持 5 ~ 7 日,通常在藥劑處理一周後,雌成蟲數目又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這時可在紗門、紗窗塗刷或噴灑藥劑如亞滅寧,來毒殺接觸紗窗的成蟲。 ' U6 t9 Q* g5 D$ v+ s" t3 h {
2 O; q5 y; J0 r, V- j% |4 l1 o" }
在防治幼蟲方面,則以高壓動力噴霧器噴灑殺蟲劑,如陶斯松、撲滅松、亞特松等,施用在陰暗潮濕長有青苔或藍綠藻的幼蟲孳生地土壤表層。此外,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也可以造成小黑蚊幼蟲及蛹的生長發育受阻,而無法正常羽化為成蟲。也可在水泥坡崁上局部施用漂白水,不過應小心留意其對植物的藥害。藥劑防治若能同時實施成蟲及幼蟲防治,則防治時效將可延長。 7 V( M. M7 o) i) ~6 C8 W
; y, [: {: F7 f教育宣導:在各鄉鎮公所、學校及村里活動中心,舉辦小黑蚊的生態與防治講習,讓學生及一般民眾充分了解小黑蚊的發生及防除的方法。建議社區組織義工隊,協助孳生源清除,並藉機加強宣導。噴藥僅是治標,整頓環境、清除孳生源才是治本的方法。 ! R. r. y; E( F q
: l; g% O( ^* S0 O u! A
其他防治法的探討:由於使用化學藥劑常有環境污染的疑慮,學術及民間單位目前正積極嘗試其他防治方法的可行性。例如種植香草植物:把具有防小黑蚊效果的香草植物栽種在有小黑蚊發生的環境中,利用植物散發的氣味來驅離小黑蚊;土壤布菌法:布養環境保護用微生物,分解土壤表層的藍綠藻類,來阻斷小黑蚊幼蟲的食物來源,進而減少小黑蚊的幼蟲數量;利用捕食性天敵,如蜻蜓等。不過以上這些方法的防治功效,有待進一步的確認。 * G/ T! S, j# P3 D" p' \- S4 @
% u8 m2 d0 C0 B( f1 W
消滅小黑蚊,目前除了使用藥劑防治稍可短暫抑制其發生外,似乎尚無其他更有效又合乎環保的具體對策。在退而求其次的情況下,於社區環境中,平時須做好清除孳生源的基本工作,並從教育著手,透過學校教師的講解,來凝聚民眾防治的共識。為了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必須加強社區共同參與防治的觀念,而不能單獨依賴政府有關機關的噴藥。 ) V/ a" k. x) }9 N
3 O1 H0 z0 ?* b% @' N另外,因小黑蚊蟲體細小,觀察不易,且叮人奇癢無比,常令莘莘學子望之卻步。再者由於實驗室內飼養繁殖不易,供試蟲源常成問題,以致除了分類外,小黑蚊相關的研究報告相當欠缺。期待有志之士,尤其各級學校的師生,共同參與探討並尋求有效可行的綜合防治策略,來降低小黑蚊族群密度,並減少其對人類的侵擾與為害,進而共同創造一個現代化、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 m0 Q7 Q, Y0 x+ ^% t* K: ], k% t
9 H- Q! s' D n參考資料4 c7 A; e% N$ q @, q, l- `
. z( y |$ R9 x2 S( x
/jw!OpqpOOeICBpGO5eC19k-/article?mid=1839作者:李學進 /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