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火力 於 2007-1-3 09:10 發表+ t' \5 M5 H7 h# q
一般我在釣黑鯛時,我發現貼底部真得重要。因為黑鯛是親底性的魚,一般我們會將釣棚放在離底部大約20公分的地方。我曾因為漲退潮的關系,剛開始釣得到魚,過一陣子反而釣不到,原因何在?因為漲潮將釣餌提高了。再調一次,又中魚了 ...
% m3 j. |' X5 p7 ~0 e! y1 X. J
) ]3 C, S, R: l0 Z f( r* a+ r; W: o火力大哥
7 U! {1 U8 |: v! y一般(肉粽)礁沙交匯的地方狀而言.你的說法是極為正確.因為魚都貼底部找食物.所以很難用誘餌誘浮上來.況且以黑格為目標魚時.大部份的誘餌比重都比較重.無非希望能沉到底層達到集魚的效果.
7 f& o: y, q: _但是小弟認為有些狀況是不一樣的.如果釣場是埋很深遠的肉粽場.就不適合常常用鉛去測一定要離底20公分.因為光是掛底重綁鉤子就夠忙了." m: E( T1 @0 n+ ^
所以我建議測一次水深就可以~~找出最下層肉粽的所在(以1-2支竿子外的深度為基準.測出肉粽的最上緣深度後.先以此為初始釣棚).然後以露出水面的肉粽為指標.每20-30分鐘水上昇多少就調深多少公分(反之則調淺).誘餌就打在與水面接觸的肉粽周圍.誘餌會沿著水流漂到下一層的肉粽區.因為餌料會先卡在肉粽的轉彎處不會馬上漂出去.所以用釣浮(漂)的方式(長子線單鉤)就可以釣到底棲的黑格與石斑(會沿著肉粽爬起來吃餌).也可以釣浮水的黑毛與變身苦幽面仔.在台中火力出水口與新堤這種場所很多.有去的釣友不妨去試用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