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5 a% r, O+ E6 a$ G6 n2012-09-08 中國時報 - 侯俐安/台北報導
! @/ m t2 p1 _6 U& z8 K N4 A
% I. w/ Z* z7 @8 p5 w
5 F6 X' S. p& x y, A 曾經面臨瀕臨絕種的櫻花鉤吻鮭,歷經廿年復育全台已有六千多隻,「國寶魚」保住了,學者卻發現台灣還有五十一種淡水魚類,危急程度甚至勝於櫻花鉤吻鮭,前五大包括大鱗梅氏鯿、巴氏銀鮈、飯島氏銀鮈、黃鰭石鮒和尾鱗微笑蝦虎。 ; o: d8 T! d8 b3 O; K: ]
「大鱗梅氏&鯿棲地嚴重遭受破壞,最危急。」曾晴賢說,大鱗梅氏鯿在台灣早已絕跡,剩下金門金沙溪一小段河域可見,數量比櫻花鉤吻鮭還少,近來金門縣府固定河床工程,讓情況更加惡化,下月將以生態工法搶救。
3 q5 Y" E1 h$ J5 p0 ~' { 此外,巴氏銀鮈首度被納入台灣特有種,卻同時被認定「極度危急」,生存範圍僅限台中烏溪,卻位於鳥嘴潭工程周圍,危機重重。分布在頭前溪、後龍溪的飯島氏銀鮈也面臨外來種侵襲。同樣受到外來種威脅的還有黃鰭石鰒;看似正在微笑的尾鱗微笑蝦虎,住在東南部溪流及蘭嶼,也面臨生存危機,牠們都急需保育。 , f) y3 t, L" T" U' P- J8 d
林務局昨天發表國內首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由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清華大學教授曾晴賢、海洋大學教授陳義雄三人耗時五年蒐集資訊與實地探勘完成,列出五十二種受威脅淡水魚。 % u6 Q/ {5 D4 T; ^) B+ J
另人憂心的是,湖泊、野塘魚種正急遽下降。「日月潭已九成被外來種攻占」,曾晴賢說,危機除了外來種威脅、埤塘快速消逝,主要還是國人對魚類認知不足,外來種大多來自宗教團體放生、釣客放流。他感嘆,埤塘內青鱂魚都不見了,許多曾是工程單位復育指標的明星物種也被納進威脅名單,包括國道六號草屯交流道的條紋式鬚(魚巴)。
6 d7 Z8 S; e( M 不過,這次調查也發現部分族群恢復生機,包括高身鏟頷魚、鱸鰻和台灣鬥魚等。另外,也首度將包括高屏馬口鱲、巴氏銀鮈、沈世間爬岩鰍、屏東縱紋鱲列入台灣特有種。
h3 V' ^- X' l+ l- ` \9 D% P 《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五十二種受威脅魚種中,尚有四十二種未列入保育名單,林務局表示,雖然「紅皮書」不具法定強制效力,下次野生動物保育名錄檢討修訂時,將優先納入討論,更急切需地方政府配合,別讓台灣淡水魚消失。
`8 f% U; L7 c( U+ Z4 v2 P; z( `& y. E2 U%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