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5 oppine 的帖子
看一下!這個資料~~~9 R E- V/ o3 M! g$ |
0 K# T6 I% ^' c8 a在屏東科技大學任教的蔡明利教授,蔡教授在1999年起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福山魚怪」的研究報告,
: i& H! z# X! x" ~9 Y% W對於魚怪有深入的研究。根據蔡教授的看法,網路上所流傳的怪蟲,應該是魚怪才對。
/ e8 p v" {- w, n8 b% D X
+ k# L% |0 _9 D L( i3 O蔡教授說,魚怪在分類上是屬於等足目(Isopod),浪飄科(Cymothoidae),魚怪屬;0 c; u- Q+ M5 U |, V4 Q9 ^
在等足目之下,可分為自由生活及寄生兩大族群,自由生活者,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海蟑螂,, a9 `4 C/ l# V( _. D
而寄生族群中,又分為寄生在海水魚、淡水魚及蝦的三大族群。 ' J# c3 r c* Z3 U3 U1 S
: \( [# f9 @/ | U/ J* L4 T6 c- {魚怪是專門寄生在淡水魚身體裡,而且,只有東亞地區給予這個稱號。 3 [ v8 h; c7 V9 S. [9 R! H
9 o+ R% G1 }" Y2 V" S4 k9 P
魚怪到底有幾種?由於現在分類還有爭議,像大陸學界就普遍採以歸納為1種的分類。
% V+ I) W! U% [; q! ~! C7 B而以台灣來說,目前被紀錄的魚怪應該有2種,或者說其中之一應該是變種,至於到底要分為幾種,也沒有定論。3 c5 m& ~2 \3 V; n# B% M1 F
根據日據時代留下的紀錄,1935年時,日本學者曾經在中部日月潭的鯽魚身上發現魚怪,! S% a6 V$ u! `' }0 p* i( ^2 z
而蔡教授則在1994年,於北部的南勢溪支流發現寄生在苦花魚上的魚怪,並於1999年發表,以「福山魚怪」命名,* t: M2 n7 y9 Z4 J
至於這2種魚怪有何種差異?由於日本學者在半個世紀前發表的文件中並無照片,無法比對。 8 R9 b& n& }) P9 d0 d+ m
/ m+ K$ S6 t) A; H* O1 V2 h% C
由於學界的研究論文並不多,也可以推論,魚怪的感染率並不高,算是少見的寄生蟲。
e) [& h% [9 I2 D+ W5 S) G8 c3 @) s* x. |$ G' {
蔡教授也說了一些關於魚怪的有趣習性;魚怪的寄生位置大概都在胸鰭附近,牠們寄生在魚體內,9 C) w% F: ?( G
並在魚體表面挖一個洞,做為呼吸、排泄之用。
) g: s, L' H' Q* I) k3 y" d5 r u& C1 T0 F
魚怪的幼蟲會誕生在水中,剛出生時還很會游泳,但在2個禮拜之內一定要找到寄主,否則就會死亡;9 c1 L+ _# y Y& D% \+ B
而寄生在魚體裡的魚怪通常為1對,魚怪為雙性,先進入魚體者會自動轉變為雌性,等待另一隻擔任雄性的魚怪進駐,
& j# g' }- @ L8 W) |進行傳宗接代任務。找到寄主的魚怪會慢慢失去游泳的能力,若是寄主死亡,魚怪也沒有能力再找新的寄主,
) o: P; M, e& G* }, m \) H因為一輩子只找一個寄主,所以不會傷害寄主魚的生命。魚怪的生命推測為2至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