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釣玉米裝鉤注意:裝裸鉤,最大限度的讓出釣門,露出鉤尖,牢度為魚咬不下,揚竿時易脫落。原理,炎熱天氣為玉米所誘惑而來的大群中型上層魚品種很多,因此咬鉤時間差距很大,它們的食量不大,在底層無大魚的情況下,水底存余玉米很多,它們久久不願離去(守食是一切動物的本能)我們養窩時間越長、量越大,它們對玉米的依賴性也越強,魚兒的數量也越多。由於它們的咀嚼能力有限加上食量有限,所以不是每一粒玉米多能嚥下,但是它們象貓抓到鼠一樣,不一定是為了吃的,它們能玩弄檢索到每一粒玉米。這就是我們只要有時間用全裸的玉米鉤組和半裸鉤的揚竿釣把大小魚兒基本釣盡的原因。玉米鉤組的工作原理很多地方有過交待。要說的是,浮釣露鉤的工作原理。靜養在富氧層中的中小型魚兒,對已經吃貫了的近在嘴邊的玉米樂意品嚐,對晃晃悠悠下落的玉米更是敏感,當然下落速度過快它們會放棄,釣餌下落和停留在水中時,魚兒的咬鉤是在運動中進行的這不同於河底吸食不會誤食河泥雜物,因而下口很猛。裸鉤輕易被吸進口中後,有水線和漂的作用,雖然它的力量不足以使倒刺刺入魚嘴肉中,而且馬上能被魚兒警覺,但是輕掛魚嘴的裸鉤在水線和漂的阻力下,運動中的魚兒根本無能力把鉤從嘴中吐出,那時揚竿10次,中魚10次,反之如鉤不露尖,魚兒在運動中就是不願把鉤餌吐出也會被水線浮漂所產生的阻力把圓滑的玉米從嘴中生生的拉出。魚迷們可能會悟出一個道理。用串鉤釣,請不用試,中小型的上層魚它們的體重和衝力加上線組的緩衝不足以把半鉤倒刺掛入肉中,一是魚兒減慢或停止運動,馬上可以把鉤餌吐出,再也不咬鉤了,如果領頭魚脫鉤,會帶走一群,多次脫鉤會差過一陣狂咬機會。揚竿中魚後短時掙扎,並不影響其它魚兒咬鉤,一大群魚兒其中總有幾尾喜歡戲嘻爭食,它們習以為常了。1 G: t3 A% h) ?( H
/ I6 ^% ?% `2 \% {3 X2 c% ] 如果所釣之魚的總重量已經數倍於撒下的玉米,或者魚兒越釣越少越小了,那麼就可以放棄了,過一段時間或下年再來,而另外幾個你所養好的窩點又可以開釣了,當然放棄前還有一招,手、拋兩竿齊參戰,把大量發酵玉米粉邊釣邊拋入窩中,有時也有奇跡發生。 ) s) y: Z( n+ ~7 u1 ~! ~- [$ X/ p3 p; V
發酵玉米垂釣,每天中何時什麼魚咬鉤,基本也有規律:早為鯉魚、青魚、上午為草魚,中午下午浮釣魴鳊、草魚,傍晚青魚,晚上鯉魚。) W0 R. @1 v4 E0 v( S# v
玉米粒在浸泡發酵前最好篩選一下,小粒碎粒用來打粉,因大顆粒誘來的魚兒在最後用小鉤小餌掃蕩時更容易一點。2 S6 t% j5 n L& O- b9 @
以下原因能使玉米粒垂釣效果嚴重下降。1、水體中有大量蟹搶食。2、水體中昆蟲大量繁殖死亡,形成自然魚餌汛期。如各種蝦的生命週期結束,蜻蜓幼蟲大發生等。3、梅雨季節,不見陽光,不能光合作用而缺氧。4、窩周邊經常受到驚擾。5、魚兒休眠期。可用玉米粒釣獲的魚的牙齒都會脫落再生。因而一段時間內無法咬食。(本人發現1公斤的青魚只有4顆牙齒,35公斤的青魚有8顆,以2排排列,從下向上作用於一顆頭蓋骨和脊柱間的大磨盤,並發現牙齒有明顯的磨損老化現象,在老化的牙齒外則有2排肉包,肉包內有已經形成的肉牙,所以推理在老牙掉落新牙剛出來時為休眠期。我們時常碰到這種情況,青魚在窩內一再翻滾,跳躍,就不咬鉤,就是偶然釣獲肚內竟然空無一物,其它魚也有發現,這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就是在一次劈開大青魚的頭骨後發現了老牙和嫩牙後,似乎有些明白)。 4 @ Z# l7 Q2 a- n 3 c) L5 u: A+ `1 Q& Q( L 尊敬的魚迷們,一般情況下吃慣了玉米的魚兒,應當一一被釣獲。但要使魚兒吃慣就要知道應當投喂多少量,當魚兒飢餓時沒有玉米可吃,它們會遠去找食,這一去或許再不回來。要知道用以上二種釣具垂釣,河底那怕鋪滿玉米,魚兒們也會因玩弄而被釣獲。吃貫了玉米的魚兒不能被釣獲原因也只有一個,就是受驚,人影和竿影是受驚中最不應該的。
原帖由 鯉魚王 於 2007-9-1 11:10 發表1 F$ \) b9 Y2 K6 Y, y5 G6 t
唉~~~說真的大物現在真的是很難搞 ' O$ _: Z% |& X4 K0 A: D$ W就拿餵養來說好~~現在台灣的釣魚環境9 Q+ Y. q- b- O
要找一個私人的密點前提之下是這個密點還要有大物才行- g2 t2 B+ K! G8 h+ J
還是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9 k, O( p j8 l) }5 q# @就我和C大前年的大物計劃來說好了 # f. @+ Q# X& x# |. j6 q光是餵養的量就快1000公斤是公 ...
9 H; E, W h H( e) m3 p2 `9 l
8 k; H) E |! a6 l- V
/ v. n/ L7 h( B' Y
3 K5 g# N' a& o2 Y9 J; r% e
哈哈~~~~伙伴你講的真好.....4 I! S' u6 _1 p7 E7 n) m% t1 h5 k
下次有搞到更大的,我記者都找好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