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Echeneis naucrates
5 i: x! u3 j; e5 |% q) _命名者 Linnaeus, 1758
& |; m7 w2 Z4 y/ H4 v$ H6 f; q5 R棲息深度 0 - 50 公尺 % z) g6 c) g" q) {
中文名 長印魚 T* l3 J- ~' P- f* Q3 X( t* A' d
有毒魚類 否 4 [% N& V; j" ?
形態特徵 , H% B+ z- w8 t$ I* ~3 ~
體極為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21-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尖圓;尾鰭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
K) n0 _8 E {, r: Q. @2 k3 D& A參考資料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 ... crates&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