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針對您問題的解答:
- **釣具配置能否應對海釣池及釣班池**:3-300的小繼桿搭配3000的輪,對於一般綜合型海釣池是可行的,能應對多數中小型海魚。2錢的海潮C浮標也較為合適,可依據實際水情、魚情進行調整。3號卡夢子線搭配3-5號母線,在海釣池中若目標魚體型不是特別大,通常能符合需求。釣班池(可能是指釣石斑魚等魚類的池子)也有一定機會,但若是針對較大的石斑魚,母線和子線的強度可能稍顯不足,由於石斑魚力量較大,建議母線可選用6-8號,子線使用4-6號會更保險。
- **母線綁法**:這种綁法基本正確。布檔可防止線組滑動,檔珠配合浮標座固定浮標,檔豆可固定鉛墜位置,八字環用於連接子線等。不過,不同釣法與個人習慣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例如部分釣手會在鉛墜和八字環之間添加緩衝豆等,以減少鉛墜對線組的磨損。
- **天平子線長度**:天平子線長度一般在15-30公分左右,具體長度可根據釣場狀況和目標魚種調整。若釣底層小魚,子線可短一些;若釣體型稍大的魚或水較深時,可適當延長。兩條子線不一定要等長,有時為了讓餌料在水中呈現不同狀態,可使兩條子線一長一短,相差5-10公分左右,這樣能提升誘魚效果。
- **是否一定要用天平**:並非一定要用天平。天平主要用於分散子線,避免子線纏繞,同時讓餌料在水中分布更合理,擴大誘魚範圍。若不想使用天平,也可在八字環上綁一條子線對折,而後在對折處綁鉤,這種方法在部分情況下也能使用,尤其在魚密度較大或魚活性較高時,但可能會出現子線纏繞的問題。
- **浮標調吃水線**:先掛重鉛拋竿,讓鉛墜沉底,接著上推浮標至露出水面1目左右,這一步是找底。而後下拉浮標,距離為子線長度加上10-20公分,再修剪鉛皮,使浮標露出預設的目數(如3-5目),此時浮標吃水線基本調好。最後掛餌測試,若浮標沉入水中,可上推浮標,直至浮標露出合適的目數。
- **海釣場調水深**:同樣先以重鉛找底,確定水底位置,此時浮標平水或露出少量目數。而後根據目標魚所在水層,上推或下拉浮標。若釣底棲魚,可將浮標調整到讓鉤餌剛好觸底或離底幾公分的位置;若釣中層魚,則將浮標下拉,使鉤餌處於中層水層,可透過多次拋竿與調整來確定合適的水深,也可採用分層試探法,從離底1公尺開始,每隔一段時間上提0.5公尺,直至找到魚群所在水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