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漁電共生」起步走 漁業、能源再現生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6 22:2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 記者 許玉娟/即時報導



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目標於2025年將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例提升到20%,為此政府正極力推動地面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漁電共生」便是今年(2020)加速推動的目標之一,期望透過一地多用的方式發展太陽光電,並藉此改善漁場環境,再創養殖漁業風華。

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表示,國內養殖漁業因受到國際全球市場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使得養殖漁業的經營必須要做一些結構性的改變,若能藉由養殖結合綠能,讓相關產業能共存共榮,是正面的影響。

針對漁電共生的產能影響,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所長陳君如指出,「漁電共生」於去年(2019)年底,由水產試驗所發表試驗成果顯示,無論是「浮動行光電設施」或「立柱型光電設施」之下,生產沒有問題,並可提供適當的遮蔭與避風,降低夏季水溫,期望冬季可抗寒增溫,使得魚苗獲得更好的生長環境,進而帶動養殖、綠能兩種產業結合,達到共存共榮、永續發展的成果。

全台日照時數第一名的台南,也積極投入漁電共生的行列。「綠能不是萬能,但是沒有綠能卻是萬萬不能」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廣大民眾都有用電需求,政府必須重視能源配比,以及努力增加再生能源的生產。漁電共生不僅是在發電,更是強調與養殖「共生」的概念,是種很好的模式。對於養殖漁民、地主、發電業者,更能達到共生共贏的成果。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則指出,發展漁電共生將帶來長期效益,讓土地能一地多用,使地的部分拿來養殖、天的部分拿來發電,不但能提高效能,也可以增加收入。台灣的養殖業在國際上非常有競爭力,若能把科技的知識、環境管理的能量,一起引導到養殖漁業,並以「農漁為本、綠能加值」為理念,未來將無可限量。

最後,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宗融指出,未來2025年,台灣要完成20GW綠能發電,漁電共生、農電共生能否執行是重要的關鍵,台灣與全世界不一樣的漁業養殖模式,已經讓全世界開始重視台灣市場。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21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