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gt2007228 於 2013-1-21 23:58 編輯 $ i6 N" B) h* k" W3 `, A& _
5 A# s8 \) E5 [/ b7 G# n! {3 E
小魚放流 主角:高體鰟鮍 採集點:(1)明德水庫、(2)鯉魚潭旁溪流' {& d0 x2 Q& r, ^' N
採集情況: (1)明德水庫水位驟降,岸邊呈現大大小小的水漥,白鷺鷥已經吃得差不多,剩下2池,共採得約350左右隻。 (2)鯉魚潭旁溪流,偉大的工程今年繼續著(網友說連7年乾季都施工),
5 v; D D- m; e4 G( B; j2 O 約2公尺的水位最淺處剩約20公分,部分的魚被白鷺鷥吃掉。採得高體約300左右隻。
" D1 B& U: ~" k' X8 ^7 }
4 F0 |# V$ K' v) I* E! N. W' A放流點【高體小溪】、【田蚌產地】、【鱉蹤地】、【人為野塘】 y8 h' u( x+ X
# G, _" `( {+ n% G
【高體小溪】環境評估: 這只是一條排水溝,水源是由附近4個養殖池所排放的水所匯集而成),裡面有吳郭、鯽魚、鱉。這裡原本就有高體,幾年來陸陸續續都可以在此採集到高體,半年前因水溝挖土,田蚌和蜆盡失,加上旁邊的農田洗藥,高體失去蹤影,今日放回高體約300隻。* }) k: n5 y6 P8 Y
0
1 p6 }( S+ @( w5 o4 {& P: Z. J【田蚌產地】環境評估: 一條排水溝,水源是旁邊養殖池所排放的水,常有田蚌可採集,約半年可採集一次,每次可採得50顆左右,不利放流因素有吳郭魚和白鷺鷥2種。靜水域約50公尺,急流水域僅2個排水口左右各1公尺(計4公尺),原則上利於高體,但放流選擇上,大部分的高體我還是以放在【高體小溪】為主,所以此地只放流約100隻。
8 a9 y, N3 K8 W0 q! U7 E 0/ R$ y8 n. p {* ]6 l
【鱉蹤地】環境評估: 一條灌溉兼排水的溝渠,曾發現鱉的蹤跡,水源是旁邊養殖池所排放的水,水頗深、且有爛泥無法靠近,所以不確定裡面是否有田蚌,1個月前放入田蚌10幾顆,今日又丟入10幾顆,不利放流因素有吳郭魚和白鷺鷥2種。今日欲放流時發現發現水位降低所以高體只放入50隻。
6 W: m! K8 n, Q. e9 I 0
4 M+ K: Z, f: ?【人為野塘】環境評估: 水面寬廣,水源為雨水,疑接近地下水源,所以水位只有高低的問題,沒有乾枯的困擾。裡面有吳郭魚、鯽魚、蝦虎、鯉魚。因水體廣大所以放流約200~250隻高體。
4 H; o" n( i" ?% x0" X/ t1 w+ M+ ~- V1 w8 k4 D
共放流約600~700隻; `" A T4 t- X' ?; S
人為野塘放入水芙蓉3棵 |